首页

套路女王直播视频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28 21:26:23 作者: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沪举行 启动《归国一课》 浏览量:91925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(范宇斌)27日,“侨心筑梦 科学报国”——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办。

  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、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主办,旨在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,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,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,凝聚侨心、汇聚侨智、发挥侨力,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,勇担时代使命。

  短片《星河之上 赤子长歌》拉开本次活动序幕,再现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、毅然归国投身新中国建设的赤子之心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管海兵表示,钱学森精神是科学报国的旗帜,更是新时代侨界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的精神坐标。“我们要以钱学森为榜样,在科学研究中追求卓越,在人才培养中担当使命,在社会服务中践行责任。”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现场,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齐全胜;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徐焕之;徐汇区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诸旖;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成员、副会长,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分会会长,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;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;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徐汇分会会长周秀芬;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汪后继共同启动《归国一课》暨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。

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、副馆长张勇表示,《归国一课》以钱学森精神为核心,将依托馆内珍贵文物与专家资源,通过主题参观、特邀报告、政策解读、互动交流四大模块,打造成兼具“上海高度”与“交大厚度”的思政教育品牌。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以百余幅历史影像,再现钱学森1935年至1947年海外求学历程,展现那个时代海外青年学子对祖国的深情热爱与使命担当。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徐汇侨史文化线路。徐汇区委统战部二级调研员罗汉介绍,徐汇区是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参与城市建设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活跃区域,线路以“百年衡复与侨史文化”为脉络,串联8个特色地标,从科学报国的星辰大海,到民主人士的赤诚守望,从铁路华工的百年壮歌,到华侨公寓的岁月留痕,通过“走得进、讲得透、触得到”的 City walk(都市漫步),让侨界人士一起走进徐汇,读侨史、走侨路、话侨心。

活动现场。 主办方供图

  在《归国一课》首讲——钱学森精神报告会上,钱永刚深情讲述钱学森回国后力主优先发展导弹、突破技术难题、启用青年人才及构建航天管理体系等事迹,展现钱学森的赤胆忠心、科学魄力与战略眼光,让现场观众深刻感受钱学森精神的内涵。

  当日,与会人士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“祖国待君:钱学森海外求学影像展”,近距离感受这位人民科学家的卓越成就与精神品格。上海侨界代表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会员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活动。

  据悉,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于2024年5月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,经过一年时间对展览内容、形式设计及技术应用全方位创新与提升,已于今年5月1日恢复全面开放。此次改造突出具有更高陈列价值的亮点展品,提升观赏性、教育性、互动性和感染力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民航局:2023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有38个

太原8月16日电 (任丽娜)2024年8月16日凌晨4点30分,在经过现场400多名施工人员40多个小时的施工作业后,大同南站及存车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,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铁(以下简称“集大原高铁”)正式引入大同南站,为2024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31位驻华使节参访四川:盼各领域合作“开花结果”

跟深中通道开通同步,中山在这一天启用了三个重点配套项目:一条高速、一趟跨城公交和一个航空港。这三个项目看似常规,和超级工程的超级聚光相比,甚至有些“微不足道”。但一个月下来,这三个项目在深中通道的带动下,都迎来了一次次能量大爆发。

中国新闻社2024年度公开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公告

最新数据显示,在即将结束的“双11”大促中,京东在3C数码、家电领域持续巩固自身优势地位,销售规模排名位居第一。在服饰、家居家纺等多个领域实现强劲增长,销售增速排名第一。

本轮寒潮影响趋于结束 东北部分地区仍有降温降雪

近日,“竹续文明:天回医简与药用植物科普展”在成都市植物园开展。该展览由成都市植物园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、成都市金牛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主创团队打造。

习近平:我们要建设“和平金砖”,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;我们要建设“创新金砖”,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;我们要建设“绿色金砖”,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;我们要建设“公正金砖”,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;我们要建设“人文金砖”,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

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景区共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,是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、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,其以河南“土地、粮食、传承”为主线,用戏剧讲述黄河沿岸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